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气汤

七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人参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五两。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虚冷上气,及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内结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热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半夏15克人参生姜桂心甘草各3克

制法上五味,咬咀。

功能主治治七情六气郁结,内生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一日二次。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

全生指迷方》卷二: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别名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三棱莪术橘皮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藿香叶 桂心益智各45克甘草(炙)9克 (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丁夏(汤洗)150克厚朴(姜制)桂心各90克茯苓白芍药各120克紫苏橘皮各60克人参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肠胃不和,吐利交作,恶寒发热,头目眩晕,胸脘痞满,咽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猜你喜欢

  • 传尸神授丸

    药方名称传尸神授丸处方天灵盖3钱(酥炙黄色,为末),虎粪内骨1钱(人骨为上,兽骨次之;杀虎,大肠内者亦可用;同青蛇脑小豆许或绿豆许,同酥炙,色转为度,无蛇脑,只醋炙亦得),鳖甲(极大者,9肋者尤妙;酥

  • 回生酒

    药方名称回生酒处方扛板归不拘多少(其草4-5月生,9月见霜,即败叶青,如犁头尖,藤上有小茨子,园黑味酸,用藤叶)。功能主治毒蛇所伤致死。用法用量上药研烂用汁,与生酒调服,随量饮之,用滓贴患处。摘录《古

  • 沉附膏

    药方名称沉附膏处方附子2只(重7钱者。慢火炮,去皮脐),沉香3钱,乌药3钱。功能主治滋助真气。主男子真气伤惫,形羸气劣,渐成痨瘵,将不救者。用法用量将附子以快刀薄切如纸,平分作3服,每服别用沉香、乌药

  • 代赭散

    《圣惠》卷十二:代赭散药方名称代赭散处方代赭半两(研),旋覆花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发汗

  • 清瘴汤

    药方名称清瘴汤处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功能主治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治瘴疟,热重寒轻,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

  • 经验广嗣丸

    药方名称经验广嗣丸处方人参1两,山萸1两,茯苓1两,天冬1两,石菖蒲1两,车前子1两,赤石脂(另研)1两,当归1两,生地2两,熟地2两,杜仲2两,地骨皮2两,川椒2两,牛膝2两,枸杞3两,肉苁蓉3两,

  • 丹蒜丸

    药方名称丹蒜丸处方独蒜(去衣)50个(捣烂),黄丹(炒,研,飞过)。制法上药和匀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疟疾多痰,及胃脘疼痛等。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醋汤调下。宜端午日合。摘录《医级》卷八

  • 搐药麻黄散

    药方名称搐药麻黄散别名搐鼻散(《异授眼科》)。处方麻黄30克当归3克制法上二味,同为粗末,炒黑色,入麝香、乳香少许,共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内外障眼。用法用量含水,鼻内搐之。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 通鼻膏

    药方名称通鼻膏别名辛夷膏(《普济方》卷五十六)。处方白芷15克 芎藭15克木通15克当归23克细辛23克莽草23克辛夷30克功能主治治鼻孔窒塞,香臭不闻,妨闷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细锉,以猪脂500克,煎

  • 加减解毒活血汤

    药方名称加减解毒活血汤处方连翘3钱,柴胡2钱,葛根2钱,生地5钱,当归钱半,赤芍3钱,桃仁8钱(去皮尖,杵碎之),红花5钱,川朴1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鼠疫。用法用量水1碗半,先用大罐煎合沸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