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药散

乌药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乌药散

药方名称乌药散

处方乌药30克木香30克 桂心30克 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蓬莪术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上攻,心腹疼痛不可忍,神情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以生姜15克,拍碎,黑豆15克,同炒豆令熟,入童便250毫升,煎三五沸,滤去滓,调下散药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乌药散

药方名称乌药散

处方天台乌药附子(破,用白者)高良姜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乳母冷热不和,心腹时痛,或水泻,或乳不好。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温服。如心腹痛,人酒煎,水泻,米饮调下,不拘时。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朱氏集验方》卷十:乌药散

药方名称乌药散

处方乌药附子天雄沉香(大块)各30克甘草(少许)

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上入钵磨,每服3克。病势稍重,用水250毫升,姜10片,煎125毫升,空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十:乌药散

药方名称乌药散

处方天台乌药当归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豆淋酒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猜你喜欢

  • 阿胶四物汤

    药方名称阿胶四物汤处方阿胶、川芎、当归、白芍、地黄。功能主治血虚咳嗽。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解郁和肝丸

    药方名称解郁和肝丸处方当归23两,栀子(炒)23两,黄芩5两,茯苓5两,橘皮5两,枳壳(炒)5两,厚朴(炙)5两,郁金5两,木香5两,香附(炙)17两,川芎9两2钱5分,白芍15两,神曲(炒)15两,

  • 鹿黄丸

    药方名称鹿黄丸别名鹿茸丸处方枇杷叶1两,款冬花1两,北紫菀1两,杏仁(去皮尖)1两,木通1两,鹿茸(炙)1两,桑白皮1两,大黄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酒色过度,饥饱失时,吐血,咳血,痰血等

  • 椒苄丸

    药方名称椒苄丸处方熟地黄(切,焙干)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生地黄(切,焙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目昏多泪。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腹时用盐米饮送下。摘录《审视瑶函》

  • 葛根芩连微丸

    药方名称葛根芩连微丸处方葛根1000g黄芩375g黄连375g 炙甘草250g性状为暗棕褐色至类黑色微丸;气微,味苦。炮制上四味,取黄芩、黄连,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分别用50%

  • 扶元逐疫汤

    药方名称扶元逐疫汤处方黄耆(炙)、升麻(蜜水炒)、白术(土炒)、柴胡(蜜水炒)、陈皮(炒)、玉竹、沙参、甘草(炙)、当归。功能主治扶正托邪。主疫证。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各家论述法东垣邪之所凑

  • 苏子煎

    药方名称苏子煎处方苏子 白蜜生姜汁地黄汁杏仁各1.2升制法上五味,捣苏子为末,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又绞令味尽,去滓;熬杏仁令黄黑,治如脂,再以向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

  • 咳嗽劳症膏

    药方名称咳嗽劳症膏处方独角老鼠叶。制法水煎取汁,加冰糖收膏。功能主治咳嗽劳症。用法用量方中药量是鲜老鼠叶五份,冰糖一份。摘录《青囊秘传》

  • 天丁散

    药方名称天丁散处方山丹花蕊 香白芷各6克牛蒡子根(春采,去皮)天丁(即皂角刺)苍耳芽 大力子各15克雄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疔疮及诸恶疮初生。用法用量每用好醋涂纸,贴患处。有黑甲者,必须胡桃

  • 蝉壳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蝉壳汤药方名称蝉壳汤处方蝉壳、羊子肝。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入眼,成翳膜。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水煎羊子肝汤调下,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