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虫散

安虫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散

药方名称安虫散

处方胡粉(炒黄)槟榔川楝子(去皮、核)鹤虱(炒)各60克白矾(铁器熬)7.5克干漆(炒烟尽)15克雄黄7.5克巴豆霜7.5克

功能主治驱虫止痛。小儿虫积成团,腹中疼痛,肚腹胀满,大便秘结。(打虫)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0.25~0.5克,温米饮调下,痛时服。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体虚者忌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田氏保婴集》:安虫散

药方名称安虫散

别名鹤虱

处方胡粉2钱(炒黄),鹤虱2钱(炒黄),川楝子2钱(去皮核),槟榔2钱,白矾(枯)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

用法用量鹤虱散(《普济方》卷三九九)。

摘录《田氏保婴集》

《扁鹊心书·神方》:安虫散

药方名称安虫散

处方干漆(炒至烟尽)5钱,鹤虱(炒,净)1两,雷丸(切,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虫攻心痛,吐清水,如蛲虫发则腹胀,寸白虫则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1钱,以米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猜你喜欢

  • 防风桔梗汤

    《症因脉治》卷二:防风桔梗汤药方名称防风桔梗汤处方防风、半夏、枳壳、陈皮、桔梗。功能主治散风解表。主肺风痰端,脉象浮缓,风气胜者。用法用量不应,加桑白皮、地骨皮。摘录《症因脉治》卷二《痘疹仁端录》卷九

  • 连茱丸

    药方名称连茱丸处方黄连(炒)5钱,山栀(炒)5钱,滑石5钱,吴茱萸(泡)5钱,荔枝核(烧存性)3钱。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乘心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摘录《医统》卷五十

  • 芹菜益母汤

    药方名称芹菜益母汤处方芹菜250克 益母草50克 鸡蛋2个 油盐适量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汤,加油、盐调味。功能主治补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食,食蛋,饮汤。摘录《民间方》

  • 白果浆

    药方名称白果浆处方生白果仁10枚。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擂水饮,每日1服。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名见《卫生鸿宝》卷一

  • 鳖甲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鳖甲饮子药方名称鳖甲饮子处方鳖甲(醋炙)白术黄耆(去芦)草果仁槟榔芎藭橘红白芍药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疟久不愈,致成疟母,胁下痞满,形体羸瘦,腹中

  • 胡荽散

    药方名称胡荽散处方胡荽子5钱,小茴香5钱,桂2钱,肉豆蔻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疝气腹胀,久泻。用法用量每服2钱。摘录《经验良方》

  • 槟榔丸

    《太平圣惠方》卷六:槟榔丸药方名称槟榔丸处方槟榔30克羌活30克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30克 川大黄30克(锉,微炒)牵牛子120克(捣罗取末30”60克)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

  • 加味通元二八丹

    药方名称加味通元二八丹处方宣黄连8两,当归身5钱,赤芍药5钱,生地黄5钱,南川芎5钱,槐花1两,荆芥穗1两,乌梅肉1两。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雄猪肚1枚,以刀刮尽,仍用酒洗净,将前药末装入,线缝严密,用

  • 京墨丸

    药方名称京墨丸处方京墨2两。制法上为末,用鸡子白3个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地黄汁送下,或用好墨为末,每服2钱,以白汤化阿胶清调服;或用生地黄、藕节、生梨捣汁,磨

  • 麻黄救急汤

    药方名称麻黄救急汤处方麻黄、独活、苏叶、防风、前胡、杏仁、桔梗、枳壳、桃仁、红花。功能主治疏解肌表。主疹正出,忽为风寒所阻,收敛一半,身反发热不退,皮肤外寒内热,寒热交攻,欲出不出,欲入不入,疹色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