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拔疔膏

拔疔膏

《青囊秘传》: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银朱荔枝肉、蜗牛、鲜虾肉。

制法同捣为膏。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青囊秘传》

《经目屡验良方》: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菊花1钱5分,山慈姑1钱5分,升麻(瓦炙)1钱5分,血竭1钱5分,天花粉1钱,七叶1枝花,紫花地丁3钱,木耳3钱,皂角刺(各瓦炙)3钱,朱砂(水飞,净)3钱,川贝母(去心)3钱,知母(瓦炙,或用黄酒煮透,焙干亦可)3钱,蟾酥3钱(酒化,不见火),生甘草5分,麝香5分,蓖麻子肉1两(去壳衣,捣烂用)。

制法上药除麝香蟾酥血竭蓖麻子肉、朱砂、生甘草6味,余概用瓦炙存性,同前药为极细末,同蓖麻肉捣烂成膏。如干,加山东胭脂,如无,麻油亦可。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用时先将银针刺破疔根,入此膏少许,掩以膏药1对。周时疔自拔出矣。

摘录《经目屡验良方》

《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去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血竭2钱,人言2钱,儿茶2钱,飞净青黛2钱,蟾酥2钱,象皮(焙燥)2钱,麝香6分,冰片4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枣肉以石锤打极匀为丸,如芡实大,飞净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红丝、蛇头疔,及诸疽毒。

用法用量用1丸,加蜜少许调匀,涂于疔顶,以膏盖之,1宿即消;如毒甚,明日再涂1次。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七集

猜你喜欢

  • 白术截疟饮

    药方名称白术截疟饮处方白术(一半生用,一半炒用)4钱,橘红2钱,麦芽2钱,乌梅1枚,姜5片。功能主治虚弱久疟,脾虚呕吐,不思饮食,不拘寒热。用法用量水煎,临发日五更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 二辛煎

    药方名称二辛煎处方北细辛9克 生石膏30克功能主治主阳明胃火上炎,牙根、口、舌肿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乘热频漱。备注原书云:"先用此汤漱口,后以三香散或

  • 法制黑豆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法制黑豆药方名称法制黑豆处方何首乌(炙)2两,远志(炙)2两,旱莲草2两,山萸肉(炙)2两,苣胜子2两,生地2两,黑芝麻2两,川芎2两,楮实子2两,茯苓2两,肉苁蓉(炙)2两,

  • 参麦六味丸

    药方名称参麦六味丸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党参4两,麦冬3两。制法蜜为丸。功能主治补益虚损。主真阴不足,金水并亏,肺损咳嗽,口渴舌燥、咽喉作痛,骨蒸盗汗及遗精、淋浊。用法用量口服。摘录《饲鹤亭集方》

  • 归芍葛芩汤

    药方名称归芍葛芩汤处方当归4钱,白芍3钱,延胡索3钱,山楂(炒)2钱,广木香1钱(炙),葛根2钱,黄芩(炒)1钱半,川连(炒)6分,川朴1钱,枳壳(炙)3钱。功能主治消导荡涤。主湿热胶固肠胃,伤于气血

  • 补气丸

    《傅青主男科》:补气丸药方名称补气丸处方人参3两,黄耆3两,茯苓4两,白术8两,白芍3两,陈皮1两,炙草8钱,麦冬3两,五味子1两,远志1两,白芥子1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虚劳,气分之伤,右手脉大

  • 古钱接骨方

    药方名称古钱接骨方处方古文钱(烧红晾冷,研末)、土鳖(1个,焙干,为末)各等分。功能主治骨折。用法用量将熟面捻作饼子,包裹前药,温酒下后,用甜瓜子研1字许,亦用温酒送下,其药直至患处。如骨碎者乱丝烧灰

  • 钓骨丸

    药方名称钓骨丸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鲇鱼肝1个,乳香2钱5分。制法上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梗咽喉。用法用量视骨梗远近,以线系绵裹1丸,水润吞下,提线钓骨出之。摘录《串雅外编》卷二

  • 白疔散

    药方名称白疔散处方海螵蛸21g,滑石9g,寒水石9g,煅石膏9g,青黛3g,冰片1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解急饮

    药方名称解急饮处方野菊花(捣汁)1盏。功能主治一切疔疮。用法用量滚酒送下,1日连进3服。摘录《玉案》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