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药方名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别名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泄火汤、升阳降火汤

处方柴胡1两5钱,甘草(炙)1两,黄耆1两,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晒干,锉碎,炒)1两,羌活1两,升麻8钱,人参7钱,黄芩7钱,黄连(去须,酒制)5钱(炒),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功能主治饮食损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用法用量泻阴火升阳汤(《玉机微义》卷十)、升阳泄火汤(《准绳·类方》卷一)、升阳降火汤(《便览》卷一)。

注意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药讫忌语话1-2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之类,恐大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

摘录脾胃论》卷上

猜你喜欢

  • 通脬汤

    药方名称通脬汤处方王不留行15克,瞿麦6克,败酱草15克,红花15克,匾蓄6克,泽泻10克,漏芦10克,桔梗4克,青皮10克。功能主治行瘀通淋。主湿热蕴结膀胱,瘀滞下焦。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九仙饼

    药方名称九仙饼别名九仙夺命丹处方人参2钱,南木香(不见火)2钱,南星(姜汁洗7次)2钱,甘草1钱,半夏(姜洗十次)5钱,枳壳(去瓤,面炒)10钱,白矾(明净者,火枯)10钱,豆豉(煅过)10钱,厚朴(

  • 柏叶汤

    《金匮要略》卷中:柏叶汤药方名称柏叶汤处方柏叶9克干姜9克 艾3克功能主治治吐血不止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500毫升,取马通汁100毫升,合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寿世保

  • 参术遇仙丹

    药方名称参术遇仙丹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川芎2两,皂角刺2两,藁本2两,蝉壳2两,天麻2两,羌活3两,独活3两,细辛3两,紫参3两,丹参3两,沙参3两,知母3两,玄参4两,当归4两,荆芥穗4两,红花

  • 藿朴夏苓汤

    药方名称藿朴夏苓汤处方杜藿香6克 真川朴3克 姜半夏4.5克赤苓9克 光杏仁9克 生苡仁12克白蔻末1.8克猪苓4.5克 淡香鼓9克 建泽泻4.5克功能主治理气化湿,疏表和中。治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

  • 冰膏似雪

    药方名称冰膏似雪处方黄连2两,黄柏2两,黄药子2两,苦参2两,朴消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恶眼暴发,眼赤肿,内生翳膜。用法用量用茶芽水调,贴太阳穴上,干则再润之,每日2-3次。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 如冰散

    药方名称如冰散处方朴消150克(别研)蛤粉寒水石各90克 香白芷30克 脑子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宜,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游无定处,焮肿热痛。

  • 感亭丸

    药方名称感亭丸处方槐花20钱,熏陆(纳土器上,微火消烁焦之而入槐花调和)20钱,枣肉(炒为末)20钱,胡桃仁20钱,轻粉5钱。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功能主治梅毒。用法用量每服1分,兼用土茯苓5钱,萎蕤3

  • 耆附汤

    药方名称耆附汤处方黄耆(蜜水炙)附子(去皮、脐)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 心肾两交汤

    药方名称心肾两交汤处方熟地30克,麦冬30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黄连1.5克,肉桂0.9克。功能主治养阴泄火,交通心肾。主心肾不交,心阴不足,虚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