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辟寒救腹丹

辟寒救腹丹

辨证录》卷十三:辟寒救腹丹

药方名称辟寒救腹丹

处方白术90克茯苓9克肉桂9克金银花90克附子3克当归60克蛇床子15克

功能主治主小腹生痈,漫肿坚硬疼痛,皮色不变,有热渐红,或无热不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辨证录》卷十二:辟寒救腹丹

药方名称辟寒救腹丹

处方白术3两,茯苓3钱,肉桂3钱,金银花3两,附子1钱,当归2两,蛇床子5钱。

功能主治肚痈,生于小腹间。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白术为君者,以白术专利腰脐之气也;而后以金银花蛇床子祛其毒气,则毒气易消;然恐寒极不能直入,故又加附、桂斩关突围而进也;惟是桂、附、术、床俱是一派干燥之物,邪虽祛除,未免耗血,故用当归阳中之阴,少制其横,则阴寒渐散,而又无阳旺之虞。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黄铤子

    《鸡峰》卷二十三:黄铤子药方名称黄铤子别名麝香牛黄丸处方天麻1两,防风1两,人参1两,干蝎(全者)1分,白僵蚕半两,甘草1分,朱砂1分,雄黄1分,麝香1分,牛黄1分(一方加白附子半两,火炮)。制法上为

  • 宽中快癍汤

    药方名称宽中快癍汤处方青皮(醋炒)、陈皮、枳壳(炒)、南山楂、麦芽(炒)、木香、黄连(生)、连翘(去心)、厚朴(炒)、甘草(生)。功能主治痘疹起胀之时,过于饮食,滞热内郁,痘不起胀,懒食恶食,肚皮发热

  • 仙人粥

    药方名称仙人粥处方何首乌30-60克,粳米60克,红枣3-5枚,红糖(或冰糖)适量。制法先将何首乌用砂锅煎取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枣,文火煮粥,待粥熟,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再煮一二沸,乘热服食。功能主

  • 和肝汤

    药方名称和肝汤处方柴胡栀子丹皮苍术天花粉各6克白芍15克茯苓生地各9克甘草3克陈皮1.5克川芎3克功能主治治火郁于上、中二焦,上身疼痛,腰以下不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开痰神应丹

    药方名称开痰神应丹处方直芫花1钱。功能主治痘疹,咽下有疮壅塞者。用法用量炒过,弗令焦,焙干为末。每服3-4厘,白汤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代刀丸

    药方名称代刀丸处方白丁香3克蓖麻仁3克 生白砒0.9克制法共研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主一切肿毒,内脓已成。用法用量惧开刀者,用1粒放患顶,外以膏封之,次日即能破头。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香曲散

    药方名称香曲散处方大麦生曲制法上熬曲令微香,研末。功能主治治饮食过饱,心烦脘闷,但欲卧而腹胀者。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如无曲,用大麦芽亦得。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 阿魏香槟丸

    药方名称阿魏香槟丸处方阿魏24克 广木香6克槟榔12克制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气滞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摘录《蒲辅

  • 化毒海上方

    药方名称化毒海上方处方鲜苦参4两,人参3两。功能主治妇人五劳七伤,血滞成瘕,满腹行走,古怪异物。用法用量用鸡蛋7个,将二参煎汁煮蛋,以3炷香为度;先用黑芝麻1撮,炒熟先吃,随食鸡蛋,尽量原汁咽下。于是

  • 小清凉散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小清凉散药方名称小清凉散处方白僵蚕(炒)9克蝉蜕10个 银花泽兰当归生地各6克石膏9克黄连黄芩栀子(酒炒)牡丹皮紫草各3克功能主治治温病壮热烦躁,头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口颊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