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风散

除风散

圣济总录》卷十八:除风散

药方名称除风散

处方防风(去叉)蝎梢(炒)各30克白花蛇头2枚(酒浸,炙)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紫癜风。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眼科临症笔记》:除风散

药方名称除风散

处方白矾3钱,川椒1钱,艾叶2钱,青盐1钱。

功能主治炎性睑肿,眼睑暴发赤痒,肿胀如杯。

用法用量水煎,熏洗。

痒甚,加蛇床子

临床应用炎性睑肿:韩某某,男,工人。忽然眼胞肿胀,赤疼流泪,按其脉,左关弦数,右关细数,视其目,眼胞肿胀坚硬,气轮之上起红泡,热泪长流。此乃脾经湿热,肝火旺盛所致。用尖刀从小眦穿至大眦之边,微出血,外以除风散洗罨,内服消毒饮,二剂而轻。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除风散

药方名称除风散

处方防风(去叉)2两,车前子1两,藁本(去苗土)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芎藭1两半,桔梗(锉,炒)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外物撞刺目睛,胞睑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食前以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猜你喜欢

  • 八味降压汤

    药方名称八味降压汤处方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功能主治清肝熄风,活血散瘀。主肝经热盛,痰浊中阻。用法用量水煎

  • 加减归芍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芍汤处方生耆1钱半,潞参1钱半,白术1钱半(土炒),云苓1钱半,归身1钱半(土炒),白芍1钱半(炒),秦艽1钱,地榆1钱(炒),僵蚕1钱半(炒),乌梅1钱半(去核),胶珠1钱半,生草1钱

  • 萃仙丸

    《饲鹤亭集方》:萃仙丸药方名称萃仙丸处方潼蒺藜山萸肉芡实莲须枸杞子各120克菟丝子 川断覆盆子金樱子各60克制法共为细末,以潼蒺藜粉同金樱膏加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肾水亏损,元气不足,水火不

  • 加减葱白香豉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加减葱白香豉汤药方名称加减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半握(连须)香豉9克 葳蕤6克白薇青木香桔梗各3克甘草薄荷各0.9克功能主治养阴解表。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者。用法用量水

  • 加味葛根汤

    《医宗己任编》卷三:加味葛根汤药方名称加味葛根汤处方升麻、葛根、前胡、桔梗、山楂、青皮、木通、荆芥、抚芎、甘草、灯心。功能主治小儿发热,看有痘情,耳冷、尻冷、脚冷,眼如含水,懒于言笑。用法用量用此方服

  • 除痔丸

    《仙拈集》卷四:除痔丸药方名称除痔丸处方没药5钱,血竭5钱,蜂房(焙)1钱,蝉退1钱,木香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溶黄蜡1两,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烧酒送下。摘录《仙拈集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

  • 红肉药捻

    药方名称红肉药捻处方京红粉5钱,上肉桂面5钱,雄精1钱,煅珍珠1钱。功能主治回阳生肌,活血提脓。主阴症窦道,瘘管,脓疡,瘰疬,鼠疮,以及附骨阴疽,久溃不敛者。注意阳症窦道及对汞剂过敏者禁用。摘录《赵炳

  • 百部根饮

    药方名称百部根饮处方百部根1两半,天门冬2两(去心),紫菀1两半,贝母1两,干葛1两,白前1两,橘皮1两,生姜2两,葱白(切)3合,豉3合。功能主治肺气客热,暴伤风寒,因嗽不安。用法用量上切。以水6升

  • 锁阳固精丸

    《中国药典》:锁阳固精丸药方名称锁阳固精丸处方锁阳20g肉苁蓉(蒸)25g巴戟天(制)30g补骨脂(盐炒)25g菟丝子20g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韭菜子20g芡实(炒)20g莲子20g莲须2